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自定内容
欢迎进入四川省区域科学学会!
当前日期时间
自定内容
图片
文章正文
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综述
作者:秘书处    发布于:2023-04-16    文字:【】【】【

转自 微信公众号 艾蒿书院

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综述




//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12期

//


摘要
内容提要

劳动地域分工是区域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国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现代化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分工不仅决定了地区生产专门化的发育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地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提高效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情的变化,使得理论学界对区域发展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从生产力布局理论到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的理论研究在摸索中产生了丰富的成果

//
关键词


劳动地域分工生产力布局区域协调发展

//
作者


洪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投资经济系

肖金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经过无数实践和理论验证,国内外学者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效率,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亚当·斯密曾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定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作为分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劳动地域分工强调由于地域间资源禀赋的差异,而产生相互分工并交换的行为,使得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0世纪初,前苏联利用行政手段对生产资料进行调控和布局,目的是使得生产资料在不同区合理分布,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学习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图片

劳动地域分工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他认为每一个地区都交换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即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大卫·李嘉图则认为,只要一个地区生产某种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就可以生产并相互交换,从中获利。马克思曾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这既包括部门、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促使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最后使得某一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商品或从事某种行业,劳动地域分工便由此产生了。

20世纪30年代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当生产相对资源丰富且价格便宜的产品,进口资源稀缺、价格昂贵的产品。然而,1947年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了美国的数据进行验证,发现美国出口量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最多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要素禀赋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

前苏联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认为:“所谓地理分工就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萨乌什金则认为劳动地域分工是“各地、中心、企业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专门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过程的结果”。前苏联学者在继承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自成一派,拓展和丰富了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

二、生产力布局理论的提出与演进
图片

前苏联学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应以政府主导,用国家行政来配置资源,即“生产力布局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分工理论在空间领域的重要应用,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早在19世纪中叶,恩格斯就曾提出:“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配置自己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在工业布局上,马克思则认为生产地应当尽量接近原料产地,他曾在《资本论》中指出,远离原料生产地会使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成本的增加又会使得原料价格提高,造成原材料市场的供需不平等。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实行生产力布局政策,使生产力在各区域内平衡分布。他继承了恩格斯所提出的“大一统”原则,1918年,列宁提出应当尽快建立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用以指导全国工业改造和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合理地进行生产力布局”。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苏联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域规划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地域之间的平衡发展,且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市场活力难以发挥作用。由此可见,生产力布局理论具有很多局限性,我国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能照搬苏联模式。

三、区域协调发展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图片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调整

1995年,党中央开始关注区域间发展差距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个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并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多个决策部署,由此我国“四大板块”的部署基本形成。

进入新时期,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产能过剩、地区间发展差异大、粗放式生产等问题。党的十九大由此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新理念,并将此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体布局。新理念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同时也体现了党对我国发展问题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理论学派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做出了初步探索。吴传钧(1984)提出不论是生产布局还是国土开发整治工作,全国各地区都不可能齐头并进,必须要有所侧重,分批进行。刘再兴(1987)提出了对生产力布局的战略抉择,他主张采用“梯度推移”法,按照由东向西的梯度推移,让生产力布局有序地展开;针对各地区的差异实行差异化政策,避免顾此失彼。王至元、曾新群(1988)则认为“梯度理论”将布局简单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是不科学的,不符合我国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要重视与陆地国家在边疆地带的合作;且要实行区位开发战略,让有条件的省市都应该发展现代工业。陈栋生(1989)认为一个最佳的布局方案,应当从地区布局、地点布局、厂址布局三个环节来把握;同时还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比例、分工协作等问题,他认为今后我国的产业布局要将适度倾斜和地区协调发展相结合。

“九五”计划起至2000年,是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正式提出阶段,这一时期学术界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内涵等都进行了探讨。郑英隆(1992)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进行了概括,认为中国区域发展,必须要突破梯度开发的模式,在东中西地区实行“点线面”协调发展战略。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本质上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要实现协调发展,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000年到2012年,中央正式部署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战略,标志着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了新的篇章。魏后凯(1996)强调国家宏观政策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因此在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需要中央政府在财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覃成林(2011)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强区域合作与援助,并且要对现有的空间组合方式进行整合与创新。孙久文(2012)认为我国当前产业布局缺乏差异化的制约和引导,政策缺乏“个性”,必须要建立差异化产业政策。

2012年后,国家提出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十八大后,又先后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由此形成了形成“四大板块+三大战略”的新格局,区域发展战略也被新时代赋予了新色彩。

黄剑辉等(2015)认为过去的发展战略模式导致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加大,应通过推动“一带一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孙久文(2018)对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学特征做出详细界定,认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要完善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要素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王业强(2017)提出区域协调发展应当从科技创新角度去思考。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新型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

四、总结
图片

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都对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做了非常全面且详细的论述,劳动地域分工的定义已经较明确,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苏联学者关于生产力布局理论的研究,为苏联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国的区域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理论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平衡布局还是非均衡地区发展战略,抑或是对地区发展“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探讨上,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理论成果都在漫长的探索中逐渐成熟。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将理论结合实际,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平衡。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更应该注重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区域间分工与合作,促进各地区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激发发展潜力,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略)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四川省区域科学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  蜀ICP备20019211号-1
访问统计
自定内容
起始时间:2022年1月16日
图片
自定内容

学会电话/传真:86-028-85215766  

学会邮箱:scrss@scrss.net  

学会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韵路150号高新国际广场D座9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