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自定内容
欢迎进入四川省区域科学学会!
当前日期时间
自定内容
图片
文章正文
区域科学应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作者:秘书处    发布于:2024-01-14    文字:【】【】【

转自 微信公众号 南开城市与区域经济

【专家观点】区域科学应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qq.com)



 导  语  

2023年12月16日,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范恒山教授在2023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范恒山教授指出,区域科学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中心议题,深入研讨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运行规律、科学分析区域矛盾和区域分异的内在机理,积极探寻建立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空间协调平衡体系的有效路径。我国已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区域科学有必要也有条件发挥独特作用,为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01

区域科学大显身手


拥有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

区域科学服务于区域经济。我国的区域科学研究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成就与突出分量而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重要地位和特别广阔的探索空间。

过去十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呈现出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局面,各种实现跨越发展的操作模式脱颖而出,一批经济增长极陆续崛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在概述“十二五”发展成就时,曾做过这样的描述:过去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彩纷呈。这个描述也适用于今天。

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国家区域战略和政策的强劲推动。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协调发展已经构成了我们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成为党治国理政的战略方针和指导原则;

第二,区域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一样,成为国家指导和调控经济活动的基本手段或主要工具;

第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直接谋划实施区域战略与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个地方调研,都要对这个地方的发展做出战略定位,并依此提出具体工作的任务。

第四,中央专门成立了“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主要从事研究重大战略的有关部署,重大规划、重要政策、重点项目以及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要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等。

区域科学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又因为区域经济的辉煌进展而享受红利。这些年区域科学不断“加冕晋爵”,地位持续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显学。各类学者纷纷涉足区域经济领域,许多人以参与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推动区域经济实践进程为荣。这样的情势,给区域科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在今天这个时代,在国家奔向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征程中,区域科学可以大显身手、创立新功。




02

国家现代化建设赋予了


区域科学崇高的历史使命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国家的中心任务。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事关一些全局和关键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国家现代化的速度与质量。

第一,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保障。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总体上说,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而区域协调发展为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其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能够最大限度的聚集、整合优势资源要素,形成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从而造就区域最高科技创新水平。由此能够大大提高区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能力,并依托其做支撑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其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能够推动资源的有序开发、生态环境的一体保护,以及区域经济布局的统筹建设,从而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格局。其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能够破除地区间政策壁垒和利益藩篱,提升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对接水平,从而深化对内合作和对外开放,更加有效的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其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能够推动地区间资源要素的互补和体制机制的对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跨地区全覆盖,从而能够促进政策利益普惠、发展成果共享。也就是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二,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不断做大做优社会财富“蛋糕”。发挥比较优势至少能够从着力扬长避短、化解不良竞争、推动优势互补三个方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力水平,而发挥比较优势只有通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才能做到。另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加快补齐短板而切好分好社会财富“蛋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所在,就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因而是补齐发展短板、切好分好“蛋糕”的重要举措。做大蛋糕和切好蛋糕并举,就能够加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常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这个话虽然正确,但是不够全面。改革的目的不仅是发展生产力,还要让发展了的生产力惠及到全体人民特别是普通的老百姓。如果发展了的生产力只是向少数人倾斜,最终会毁了改革。如果普通老板姓不能从发展了的生产力中得到实惠,就不会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改革就不可能坚持下去。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键支撑。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各种安全的空间载体就是区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统筹发展与安全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功效。其一,产业发展韧性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体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能够推动各地区相互配合,通过分工形成安全与效率并重的产业布局,并通过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构筑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其二,区域协调发展通过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快补齐民生领域存在的诸多短板;通过对口支援等途径,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向老少边一类困难地区流动,从而能够切实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三,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各地从资源秉赋和区位特点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分别承担起维护国家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等的责任,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区域协调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的使命,自然也就是我国区域科学在新时期应当担负的使命。在现代化建设中,区域科学的职责丰富多元而又艰巨繁重,自然也十分光荣显耀。




03

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区域科学


需要着力探索的一些重要问题

现代化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因而区域科学所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也是广泛而庞杂的。在这样的情势下,区域科学应当做怎样的选择才能凸显担当,做出引社会关注、让业界诚服的贡献?这是需要积极面对和高度重视的。对此,似可做如下的思考与选择。

从总体上说,新时代区域科学研究的立足点应当是坚守初心、紧跟时代。所谓坚守初心,就是要始终把缩小不合理的两极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区域科学研究的主线、重点与基本任务;所谓紧跟时代,就是要紧扣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和本质特征,着力探索解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综合而言,新时期区域科学要围绕“补短板”、“化两难”深化研究、拓展思路,从而为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补短板”涉及到现代化建设的圆满程度,需要着力研究的较为典型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特殊类型地区走出困境和实现重整问题。特殊类型地区包括老工业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退化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刚刚脱贫地区,还包括一批近些年来地区分化中出现的经济发展失速地区。这些地区都是当前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如何使这些地区提速增效或重整雄风,需要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提供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

第二,行政区交界地带加快发展问题。各层级的行政交界地带涉及到很大一片国土,由于行政区内精力不济、鞭长莫及和外部相邻地区相互掣肘、无序竞争而发展不足,处于不发达境况。行政层级越高的交界地区,发展不足的状况越明显。如何推动行政区交界地带加快发展,需要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提供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

第三,农村现代化建设或乡村全面振兴问题。我国仍有5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这些年农村发展的实践给了我们这样一些认识:一是单靠农村力量难以实现乡村振兴;二是局限于经营“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经济模式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三是不平等对待“三农”只会拉大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四是发展农业必须超越农业。如何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提供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

第四,劳动与资本收益悬殊化解及低收入人群实现富裕问题。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我国当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目前的情况看,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与资本收入存在着悬差。中央一再要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低收入人群占全体人中的比重仍然很高,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公布的有关资料,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5.6亿人,占人口比重的39.7%,1000-2000元之间的有3.1亿人,占人口比重的22.1%。低收入群体主要是从事普通劳动的群体。如何化解劳动与资本收入悬差,加快推动低收入人群实现富裕,需要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提供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

“化两难”涉及到现代化建设的质量状况,需要着力研究的较为典型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推进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城市辐射农村、支持农村,但目前的形势仍然是城市对农村的虹吸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农村农民农业仍然以各种形式支持着城市和工业。如何实现城市和工业对农村和农业的反哺,需要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提供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

第二,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关系问题。重点是克服马太效应的影响,同时运用产业转移承接、对口帮扶等手段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如何推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需要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提供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

第三,战略实施区域与普通区域的关系问题。相对于普通地区,拥有国家重大战略赋能的地区体现出了明显的红利优势。在分离的格局下,战略实施区域与普通区域久而久之会形成发展的差距,即由“红利落差”演变为地区悬差。如何促进战略联动和重大区域战略的普惠运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提供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

第四,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的关系问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往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下,一些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生态环境优先的战略,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在处理加快经济发展和更好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多障碍,如何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需要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提供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

总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区域科学大有可为;但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区域科学需要创造性的作为。我们要顺势而为,深入研究,用更加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更为务实的政策建议,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四川省区域科学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  蜀ICP备20019211号-1
访问统计
自定内容
起始时间:2022年1月16日
图片
自定内容

学会电话/传真:86-028-85215766  

学会邮箱:scrss@scrss.net  

学会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韵路150号高新国际广场D座9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