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自定内容
欢迎进入四川省区域科学学会!
当前日期时间
自定内容
图片
文章正文
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
作者:秘书处    发布于:2024-02-02    文字:【】【】【

转自 微信公众号 城市与区域实验室

【专家成果】张学良: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 (qq.com)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已逐步实现从政策型开放、分割式开放、要素流动性开放到制度型开放、协同性开放、价值链开放的转向,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卓越成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重要作用。

从政策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

政策型开放指的是出台特殊政策、利好政策,采取一事一议的开放模式。政策型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在一定程度上迅速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但也增加了对外开放的成本与风险。制度型开放则有利于更好地对标国际规则,这既是中国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国越来越深度融入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优化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针对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进一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一批首创性、引领性、集中化、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要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扩大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对外工作,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

202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聚焦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促进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2023年,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含临港新片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长三角地区更加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市场机制正加快形成。

从分割式开放转向协同性开放

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是制约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县域竞争现象突出,各地出台政策竞相吸引外资,导致地区间恶性竞争与资源浪费。随着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为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竞争力,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各地协同打造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共建协同开放高能级平台,不断增强对外协同发展动力。

联合推进协同性开放,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实现路径,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地区协同和项目协同,提高市场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促进市场监管一体化、海关通关便利化,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通互联。以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能级、高质量办好进博会为抓手,提升上海带动长三角协同开放的辐射能力。三省一市要协同推动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各类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打造一批高水平对外开放应用新场景和平台载体,例如国际创新园区、总部经济试验区、离岸金融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基地、数字贸易基地等。

从要素流动性开放转向价值链开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通过降低关税和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了商品和要素流动性,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但是,传统的国际经贸秩序规则和由商品与要素组成的流动性开放已难以适应当前国际新形势。长三角地区正以开放竞合形式串联产业链和创新链,依托各类专业化产业园区、自贸区、开发区,逐步构建层次分明的区域产业体系,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的上下端攀升。

着力推进价值链开放,提升一体化发展的开放能级。要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对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整合地区资源要素、全球资源要素,夯实对外开放基础。充分释放上海、杭州、宁波、南京、苏州、合肥等中心城市的开放潜力,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网络,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力,形成对外开放合力与多中心高水平协同开放新格局。要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通过强化创新转化能力,在细分领域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与创新化的过程中找准发力点,推动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的上下端攀升,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长三角正在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未来,长三角地区代表中国参加全球竞争,建设强劲活跃增长极,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能级,要以高层次协同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四川省区域科学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  蜀ICP备20019211号-1
访问统计
自定内容
起始时间:2022年1月16日
图片
自定内容

学会电话/传真:86-028-85215766  

学会邮箱:scrss@scrss.net  

学会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韵路150号高新国际广场D座904室